当前位置

“爱校荣校,从我做起——身边的故事”系列报道之五: 教学与援藏,用行动践行教师的责任与担当 ——记上海海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高军老师

高军,中共党员,工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海事大学信息与通信系统工程实验室负责人。2007年7月进入上海海事大学任教,主要从事计算机网络、组网技术与网络管理、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以及遥感信息处理、物联网技术等领域的科研工作。在校任教期间,曾入选为学校骨干教师并荣获教学优秀奖,发表多篇科研学术论文,授权多项发明专利及软件著作权,主持或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海科委项目、企事业项目等十余项。于2018年12月入选中组部团中央第19批博士服务团(上海市7人,市属高校2人),2019年1月至今任西藏自治区经济和信息化厅信息化推进处副处长(挂职)。

关注学生切身利益,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在教学方面,为了让学生们能够轻松地接受知识,高军老师总是通过诙谐幽默的语言以及典型生动的例子进行授课,这使得他的课堂总是笑声不断,他的“计算机网络”“组网技术与网络管理”及“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等课程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在本科生教育方面,高军老师格外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结合实际工程授课、将实验课内容纳入考试重点”是他独特的教学方式,使得很多学生能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重视实践,学以致用。

在研究生培养方面,高军老师充分考虑与学生日后发展相关的切身利益,他指导研究生积极参加科研与竞赛活动,并取得丰硕的成果。在仅仅参加的三届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就取得了三次全国一等奖及三次全国二等奖的好成绩。在高军老师历年指导的研究生中,有多名学生被评为上海市优秀毕业生以及上海海事大学优秀毕业生。同时,高军老师也十分关心研究生的就业与落户问题,面对学生在择业、就业方面的迷茫,高军老师从不吝啬分享自己的人生经验,他始终认为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他鼓励学生们结合自己的优势和兴趣进行择业,并希望他们在就业过程中始终坚持认真、务实的态度,通过自身不断的努力达到预期的目标。而在研究生落户方面,高军老师则给予学生们充分的指导与支持,他指导的多名研究生在上海顺利落户,其中2017届研究生的落户比例达100%。

“关注学生切身利益,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是高军老师在多年的海大教学生涯中始终坚守的准则,他用行动诠释了“教师”这个名词最真实质朴的含义。

亦师亦友,用行动影响学生

作为一名教师,高军老师对学生是严格的,他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掌握专业技能,进而获得好的科研成果与就业机会,成为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才。但和高军老师接触久了的学生都知道,他又是一个平易近人的老师,他十分喜爱与学生进行交流,善于帮助学生们解决在科研和学习上的困惑。在学习之余,实验室每学期都会聚餐1至2次,餐桌上大家畅所欲言,将项目、论文的压力都抛到脑后,十分开心。暑期酷热之时,高军老师还会买上几只西瓜,和学生们一起吃,其乐融融。

高军老师是一个严于律己的人,他热爱科研工作,通常每天早上8点前到学校,晚上10点后回家,双休日、寒暑假几乎全年无休。他又是一个提倡运动、热爱生活的人,他善于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总能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抽出时间坚持跑步或骑行,同时他也经常鼓励学生们通过运动的方式增强体质、提高做事效率,“把科研搞好、把程序写好的前提,是有好的身体”是高军老师对身边学生们常说的一句话。严于律己、坚持运动、热爱生活,使得高军老师可以在工作、兴趣和生活之间游刃有余。他的行为也深深影响了身边的学生,学生们慢慢懂得了高军老师常常挂在嘴边的“学的时候要认真学,玩的时候就放开玩!”这句话的真实含义,“打羽毛球、打篮球、环湖跑步”逐渐变成了实验室学生的常规运动,学生们慢慢懂得劳逸结合的好处,也逐渐善于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

舍小家,顾大家

骑行对于高军老师来说,不仅是一种兴趣爱好和提升个人意志品质的方式,还是一种他认识西藏地区的方式,因为他几乎每年都要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抽出时间去骑行两三周,而大多数的骑行线路都集中在川藏、青藏公路上。多年的骑行经历让高军老师对西藏地区的经济等发展有了深入的认识,也成为他选择参加援藏工作的重要因素。

当接到援藏工作通知的时候,高军老师的心情是激动的,因为他获得了支援西藏地区建设的机会,他能够利用自身的专业特长为西藏地区的发展做出贡献。同时,高军老师的心情又是复杂的,面对组织和学校的这次援藏安排,他深知这与自己平时去西藏地区骑行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西藏地区对于他来说,是一个新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在这个过程中,他不仅要经受住身体和意志品质上的双重考验,还要努力完成组织上交予的推动西藏地区信息化事业发展的艰巨任务。同时,远去西藏地区参加工作,意味着大多数时候难以兼顾家人和学生的情况,家人的生活、孩子的成长,研究生们的科研、学习、就业等问题都是高军老师放心不下的事情。在那段时间里,高军老师思考了很多,也与家人、学生们聊了自己选择援藏的原因,在获得家人的理解和学生们的支持之后,他进一步坚定了自己去援藏的选择,他坚信推动信息化事业的发展是帮助西藏地区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他希望能够通过这次的援藏工作为西藏地区信息化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019年伊始,高军老师踏上了援藏工作的行程,“舍小家、顾大家”成为了高军老师在平衡个人和援藏事业上的真实写照。

克服困难,发挥专业特长,推动西藏地区信息化事业发展

入藏之初,高原缺氧、心跳加快、食欲不振等状况接踵而来。面对这些困难,高军老师选择了边工作、边克服,他在入藏的第三天便积极地投入到工作岗位中,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中共党员不怕吃苦、勇于奉献的敬业精神。

在参加援藏工作之前,高军老师主要从事的是教学和科研方面的工作,对于机关行政管理工作并不熟悉,因此在开展援藏工作之初也遇到了不少的困难。“如何进一步强化政治意识、如何快速融入集体、如何提升业务能力、如何做到协调各方”是摆在高军老师面前的主要困难,在经过了快速适应和积极学习之后,高军老师逐渐地克服了这些困难,在各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升。在政治意识方面,高军老师在思想和行动上与党中央、西藏地区党委保持高度一致,严格遵守所在援藏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牢固树立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老西藏精神。在生活方面,高军老师积极与同事及少数民族同志进行沟通与交流,充分了解援藏单位的情况以及西藏地区的风土人情,快速、积极地融入了所在援藏单位的集体生活。在工作方面,高军老师认真与周围的同事进行交流与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他还主动将信息化专业知识教授给身边的同事,推动了处内业务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同时,高军老师能够快速融入处级干部的角色,通过主动参与多项工作,在实践中逐渐增强了自身的行政管理、协调各方的能力。

在开展援藏工作的过程中,高军老师善于结合自身在信息化领域的专业和特长,主动担当,全力参与推动西藏自治区信息化重大工程规划、布局及投资落实,协调推进有关工程建设。半年来,高军老师先后负责并推进了西藏自治区“智慧教育”“智慧医疗”两大工程建设,“西藏自治区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的筹建工作,西藏自治区统一基础云平台运维管理相关工作,“色林错国家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监测与信息系统建设”工程相关工作。在推进这些工作的过程中,高军老师会同相关同事和组织人员,在深入开展各项调研工作,积极组织各项座谈、评审会议的基础上,提出了《西藏自治区智慧医疗建设方案》、拟定了《西藏自治区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方案》、推动编写了《西藏自治区统一基础云平台服务白皮书》以及制定了《西藏自治区统一基础云平台应用迁移标准流程》等材料。同时,高军老师还参与并推进了西藏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工程建设,西藏自治区智慧旅游项目相关工作,并对西藏自治区人大、西藏日报社等20余家委办厅局信息化项目进行了技术论证工作,同时还作为西藏自治区信息化领域专家参与了区内多家委办厅局的信息化项目的评审工作。

参加援藏建设的半年来,高军老师始终秉持务实进取的敬业精神、攻坚克难的拼搏精神,主动承担并完成援藏单位交予的各项工作。同时,他主动发挥自身优势,推动了西藏地区多项信息化工程的建设,获得了援藏单位领导与同事们的充分认可与高度评价。

初心依旧,砥砺前行

半年的援藏过程中,高军老师变化了很多。面对西藏地区高寒、缺氧的环境,他反而变得更加积极、努力,有时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他往往会加班到深夜,这也使得他比援藏前消瘦了许多。但同时,正是这份经历也让他在很多方面有了巨大的变化与提升。西藏自治区经济和信息化厅党组副书记、厅长徐飞,副厅长郭翔等领导都曾给予高军老师高度的评价,他们认为在援藏的过程中,高军老师在政治站位、集体意识、民族团结意识、工程实践能力、行政管理能力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与成长,也希望有更多像高军老师这样的人才加入到负有重大历史责任的西藏建设中去。

在支援西藏建设的同时,高军老师仍不忘关注实验室学生的科研与学习情况,他会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定期与学生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进行交流与指导,消除学生在科研、择业等方面的迷茫。

当被问及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有何打算时,高军老师表示,援藏是一份光荣的使命与担当,他至今仍清楚地记得援藏之前党组织、学校、学院相关领导对他的嘱托,在接下来的援藏工作中,他仍会坚守“支援西藏、建设西藏”的这份初心,主动发挥自身优势,为西藏地区的信息化建设做更多的实事。同时,他仍然记得自己身为一名海大教师的责任,在援藏任务结束后他将回到教师的岗位上,利用自己在援藏过程中的所思、所学,为学生、学校和社会作更多的贡献。

高军老师
图 1  高军老师

(原图下载)

赴藏调研座谈会
图 2  赴藏调研座谈会

(原图下载)

在西藏调研
图 3  在西藏调研

(原图下载)

在西藏调研
图 4  在西藏调研

(原图下载)

和同学们在一起
图 5  和同学们在一起

(原图下载)

文字: 陈高轲

图片: 信息工程学院

编辑: 石立山

策划: 宣传部( 新闻中心)

2019-08-14, 星期三